依稀記得那是闊少福貴從有到無的一生,從一個地主階級的兒子到最后一頭老牛相依為命,其間的波折與凄慘不言而喻。
余華筆下的精彩,在于他沒有廢話。一個人為之一生的跌宕起伏,像是一艘破爛的小船掙扎在狂風暴雨的大海里,但這卻是很多年來中國農民的寫照:隱忍。有慶之死讓我難過了好一陣,二喜的哭又讓我心里一涼,所有的悲劇并不是一個人的命不好,而是讓人感受到“活著”本身就是力量,你以為是命運選擇了你,但你能選擇人生態度。

余華曾經寫道,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,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。然而生活賦予活著太多其他的東西。
在我從教四年的一個中午,幾位年邁的家長來到辦公室找一個學生。這個孩子很調皮,不懂事,上課不聽講,還老愛打攪別的孩子,學習成績也是差得一塌糊涂,xing格也是內向不大愛講話,卻貪玩。這不,午休時間,他和另一個孩子去附近的河邊捉龍蝦去了。家長沒有找到他,跑到辦公室來向我訴苦。在孩子四歲的時候,父親開車被撞,雙腿截肢而死,母親受不了刺激,離開了家再也沒有回來過。孩子是被外公外婆帶大的。外公近年腦神經也出了問題,一年不如一年,如今孩子大了,卻還一點都不懂事。
開學伊始,剛接手這個班,班主任向我說起這個孩子的家庭情況時,我的內心一陣悲涼,不禁哭了出來?墒乾F在,我安慰道家長,孩子以后會懂事的,一切都會好起來的。